建筑节能材料的技术途径

建筑节能材料的技术途径
建筑节能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建筑、施工、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电器、建材、热工、能源、环境、检测、计算机应用等许多专业内容,是在许多学科边缘的交叉和结合后形成的,因此建筑节能技术也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包含了多个领域。
建筑节能(轻质隔墙板)的技术途径为:采暖建筑的节能主要依靠减少围护结构的散热以及提高供热系统的热效率两个方面。前者要求适当控制建筑体形系数,即建筑物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建筑外形尽可能规整,避免不必要的凸凹变化;加强门窗、外墙、屋顶和地面的保温,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复合,使用多层门窗,用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等新型墙体材料代替实心粘土砖;提高建筑物的气密性,选用密封性能好的门窗并加密封条,用密封材料填实穿墙管线连接处裂隙;在夜间加强保温的条件下,适当开大南窗,以增加太阳热能的获得。后者由要合理提高锅炉的负荷离,改善锅炉运行状况,采用管网水平衡技术,以及加强供热管道保温等等。
建筑节能型材料板的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1)建筑节能与生态环境;
(2)建筑节能与室内热环境;
(3)建筑节能与经济效益。
建筑节能新型材料请质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各国都在大力加强建筑节能和科学研究,发展新的建筑节能技术,采用新的节能材料和设备,除继续改进多层密封窗,开发各种高效保温材料,用于复合墙体、屋面和地面以外,还在研究开发红外热反射技术、硅气凝胶材料、高效节能玻璃、太阳能利用技术、热回收技术、新的建筑节能测试和计算技术等等。与此同时,还十分注意选择经济合理的建筑节能技术,重视节能试点建筑以至节能园区的示范和推广作用,并在继续修订完善建筑节能技术标准,颁布配套的行政法规,不断提高节能要求,挖掘节能潜力。
轻质隔墙板关键技术:围护结构的热传递机理;节能指标体系优化方法以及建筑低能耗围护结构组合优化设计方法,冷热源的优化运行方式,包括制冷采暖系统运行工况优化调控,冷热负荷的预测技术,开发调节控制软件等;建筑室内温度控制和冷热量计量控制成套技术,包括适合中国国情的控制产品,冷热量计量装置的研制,计量收费系统的数学模型和软件,自动计量及收费网络系统的开发;新能源供热制冷成套技术的研究开发,包括地热能、太阳能、地下和地面水体蓄能等的开发利用,低能耗建筑的综合设计体系研究,建筑设计、环境控制和节能设计的优化匹配,节能建筑和节能设备优选和集成,以及相应优化节能设计软件的开发。
同类文章排行
- 山东聚焦“好建造” 完善工程质量安
- 江苏启动两大提升行动建设“好房子
- 江苏“住有所居”扩容精进
- 海南装配式建筑产业绿色化、智能化
- 四川绵阳加快推动建筑业“建圈强链
- 国家统计局:城镇化还没有完成,房
- 国家标准执行在即——各地多措并举
- 青岛已累计培育123个智能建造试点项
- 广州住宅建造新规范五月起施行,“
- 全国首个智能建造装备管理平台在苏
- 合肥打造全省首个建筑业总部基地片
- 漳州市住建局:解码绿色建筑 共享低
- 烟台:“四好”建设 助推建筑业转型
- 合肥将“严管”装配式建筑实施
- 会呼吸的窗能保温的墙,绿色节能住